关于中英美职称体系 Areader (一)职称的翻译 中国大学职称体系源自英制。香港、新加坡等地大学亦源自英制,而近年随着越 来越多北美博士的加盟,不少学校职称体系开始向美国靠拢。如香港科技大学九 十年代初建校时完全采英制职称,后转为教师自己选用英制或美制,现在大家几 乎都自选美制,但仍可见一个系Assistant Professor 和Lecturer并存的现象。 由这些学校职称的中英准确对照,我们可知彼此对应关系如下。 中 英 美 讲座(讲席)教授 Professor Chair Professor 教授 Reader Professor 副教授(高级讲师) Senior Lecturer Associate Professor 助理教授(讲师) Lecturer Assistant Professor 助理讲师(助教) Assistant Lecturer 无 以上都符合 1)是职称;2)是Faculty; 3)是全职(full-time)。另英制Assistant Lecturer下还有Demonstrator,工作相当于美国的TA,但是全职的正式工作,一 般不单独任课。美国有学校也有Lecturer,所指并不统一,一般不是Tenure-track。 如有Assistant Professor未拿到Tenure又被暂时留下教书降称Lecturer的。 还有在香港大学做Assistant Professor到一定年头的,可自己选择称呼Assistant Professor或Assocation Professor。同样做Associate Professor到一定年头的, 可自选Associate Professor或Professor。但这跟实际提升每有关系,不涨工资, 最终未拿到Tenure照样走人。 (二)再谈职称、Reader、助教 并答AAABBB小同学 一、总结: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香港科技大学率先从英制职称转向美制职称,香港其它大学 和部分新加坡学校纷纷效仿,现已基本完成转变。香港科大几乎由清一色留美人 士组建,首批18位有Tenure(英制无严格意义的Tenure,但有类似的长期合同)的 Professor几乎都在此前担任或同时兼任美国一流大学的Chair Professor,校长 前为Georgia Tech的副校长。他们主持的英美制转换应是权威的。以下是当时采 用的标准转换以及对应的统一中文职称,没有掺杂任何个人意见。要指出的是, 在转制期间,教师可自己选择英制或美制,因此笔者当时同事中有用Assistant Professor的,有用Lecturer的,等等。 英制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美制 Professor 教授 --------------(Chair) Professor (讲座,讲席)教授 Reader 教授 ---------------- Professor 教授 Senior Lecturer 高级讲师-----Associate Professor 副教授 Lecturer 讲师 ---------------Assistant Professor 助理教授 Assistant Lecturer 助理讲师 - 无 说明:1)英制下有博士学位从Lecturer(讲师)做起,现在用美国博士去英国找工 作亦一样,与Assistant Professor对应不言而喻。2)在转制过程中当时没有那 么多美国式的Endowered Chair, 因此英制下的Professor在美制下仍用同一个词 Professor。这两年各校都弄到不少钱,Chair (named) Professor多了起来。3) 美制无Assistant Lecturer,转制后多用Visiting Scholar泛称代替。 二、关于Reader 和Professor 英制下Reader在香港中文标准名称“教授”,几十年如此。在允许美制职称后, 所有决定改美称的"Reader"一律为"Professor"。这不是平时大家对这些人的尊 称,而是他们新的正式职称。也不是那些教授造假,是学校统一帮他们改的。 AAABBB小同学坚决反对称Reader为教授,给大家一个正式中文称呼嘛,叫“读者” 可不行哟。 英国传统上Professor很少,一个系只有一两个人,一旦位满别人再出色也升不 上去,地位相当于美国的Chair Professor。AAABBB小同学坚决抓住“一两个人”, 非找出三四个人的反例证明我错。要看到我前面还有“传统”二字。近年英国教 育体系受美国压力越来越大,优秀人才流失,跟中国一样也在提高教师待遇,工 资涨了许多,教授数也比传统稍多些,比率仍和美国Chair Professor差不多或 稍低些。过去英国很少Endowered Chair, 这两年带Name的Professor也多了起来。 三、助教 与 Assistant Lecturer 大陆的“助教”与英制下的Assistant Lecturer(港称助理讲师)在各方面都一样, 可以说找不到不同。1、是正式职称(Academic Title), 2)属Faculty, 3)全职工 作,4)没有博士学位(否则最低Lecturer), 5)单独任课,6)不能带研究生。(博导 是中国独特的东西,与教职不是一回事)。现在Assistant Lecturer越来越少,因 为没有博士越来越难做上Faculty,就象以后大陆要求老师都有博士学位,助教就 会逐渐消失一样。 我个人怀疑“助教”就是早年对Assistant Lecturer的直译,该称并非新中国产 物,华罗庚早年去清华做的便是“助教”。欢迎懂词源者证实或纠正。 如果一定要找Assistant Lecturer与“助教”的不同,那就是工资高很多,在香 港做Assistant Lecturer工资分四级,从近四万美金到近五万美金,加上最高 15%的个人税率,比牛津、剑桥正教授年薪都不差(不是瞎说)。 四、关于AAABBB小同学 AAABBB同学特冲,优点是勇于查网,缺点是羞于问人。我贴中早讲了,若跟正宗 Reader搭不上话,问一下本校中受过英国教育或去过英澳大学的老师不就得了。 美国各大学都有这样的人。一手经历不更好。结果又猛查了两天网,遨游了英国、 新加坡、澳大利亚。 我刚提一下以上来自对两种职称体系的亲身经历,立刻被指责为又一个海归派的 吹牛。不要报着“天下除了自己无知,别人都是骗子”的态度嘛。 我现在任教的学校正教授还分三级:Professor, Chair Professor, 最高荣誉 University Professor,都是诺奖或院士级的人物。你是否查了网后又说我冒充 专家,明明University Professor就是最普通的“大学教授”嘛,字典说着呢, 你又亲自查的网。 大家在向美国看齐,我说了,连英国也有名校开始采用美国职称(转制中亦依上 例),澳大利亚学校美国博士越来越多也有美称有何奇怪呢。 你批评我“这国是咋出的”,去过英国也不懂得什么是英国的“特例”什么是英 国99%的主流,那就不要对我出的题目打马虎眼嘛。如果从你的99%主流里还理 不出我说的英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前十却用美国职衔(Assistant, Associate Prof)的学校,主流不主流的就有问题了。恕我以后不回你了。 (三)美国大学的Lecturer和Instructor 美国大学也有Lecturer, Senior Lecturer 及Instructor,几乎肯定是None- Tenure-Track (说几乎是因为我虽不知有例外,不能排除没有)。各个学校所指并 不统一。同样位置有的学校用Lecturer,有的用Instructor。 例如有的学校长期雇佣未拿到PHD的ABD专门教学,称Lecturere/Instructor。有 的学校Assistant Professor未拿到Tenure后暂时留下教学,降称Lecturer。我所 在领域从没有Post-Doc,一般一毕业要么作Assistant Professor,要么没工作。 一些名校在一些明日之星毕业一两年以前即已Assistant Professor抢先雇走, Tenure-Clock 则从正式毕业时算。有的学校就在他们正式毕业前以Lecturer/ Instructor称之,答辩后改称Assistant Professor. 一般工作合同每年三四月敲 定,答辩则在五至八月,难保绝对通过,有学校合同上就写Assistant Professor title conditional obtaining the degree, 否则称Instructor,其它待遇包括 工资并不受影响。我现在的学院算较正式,甚至有一个Lecturer系列专门用于一 个辅助教写作的Area(本学院专业不是写作),里面分Lecturer、Senior Lecturer, 基本都有Ph.D,虽然仍然是Non-Tenure-Track, 但雇佣较为长期。学生一般叫他 们Professor,即使在院内会议上,Dean有时也会称他们Professor,没人叫真。 总而言之,这些Title不在Tenure Track。我在念书时遇上学校缩减,Instructor 们唉声叹气,非常敌视我们Ph.D学生,因为担心学校用便宜的我们将他们替代。 【虹桥科教论坛网友文库(www.rainbowplan.org/cgi-bin/edu/mainpage.pl)】